一個從小記憶中被母親遺棄的小孩,即使被充滿愛的養母收養,仍然過著拒絕愛的人生玲原奈緒,過著以研究候鳥為職業的人生,因緣際會下,研究室關閉,改至小學擔任一年級導師,認識了班上長期被家虐的道木怜南,一次發現怜南被母親以垃圾袋裝裹棄置在路旁,在零下溫度,僅著一件薄衣近乎奄奄一息的小生命,引發了奈緒帶著怜南就此展開逃亡人生。
而這條路,卻也是玲原走上自我療癒之路。
被激發的母愛,讓她回過頭去看待長期被忽視的養母的愛;也因緣際會遇上了親生母親,在一連串的巧合安排,慢慢解開母親因為即將入獄只能選擇放手離開親生稚女,了解親生母親至死都在守護的真相,正是因為守護奈緒的人生。也因為怜南即使長期處於家暴,對待弱勢者,她仍然懷抱著愛,不害怕擁抱愛的降臨。
不愧是坂原裕二神編劇的作品,其中一句貫串的對話,深鳴我心。
『與其說母親給了小孩無條件的愛,倒不如說是,孩子才是真正無條件愛著母親的人。』
當我們在劇情的推移過程中,一次次看著那些大聲喊著我愛你的怜南的母親,當鏡頭拉回怜南的雙眼,那澄澈如鏡,即使明白擁抱了是傷害,仍然勇於飛蛾撲火,那份心碎,感同身受。
但是這份愛,不會沒有盡頭,當孩子一次次求助失效,當孩子終於明白,最終,在母親的人生裡,自己只是一袋路邊的垃圾,會阻礙了母親之路,小孩自然也要走上有愛的彼端,有著新名字新生命的開始。
相同的,坂原裕二也帶我們回顧去看,這些施暴者,並不是一開始便如此,在先生離她而去,困窘的生活壓力下,自顧不暇的人生,遑論好好作一個她原本堅持要當的好母親角色,而在一次次眼見同居人的施虐下,漸漸也冷眼無動於衷了。可恨之人必有其可悲之處啊!
奈緒也是在這一條努力扮演怜南母親角色中,開始深入認識養母的內心世界,認識了生母的為難之境,認識了,原來愛一直都在,只是自己將它拒於門外。
也許,正如奈緒最後寫給二十歲時的怜南看的,她以自己研究候鳥習性為背景,訴說著,候鳥在雛鳥之際,便牢牢記著以北極星,大熊星,獵戶星等座標位置,藉以作為候鳥遷徙時的生存道標。她也深信怜南最終,仍會像是她與自己生母及養母的重逢與相愛,她們母女會一起笑看這一路生命遷徙之路,重新凝聚親情,即使毫無血緣。
也許,生命的彎彎折折,最終只是要領我們回到宇宙本源,去看,愛就在這世界的中心,我們永遠繞著愛自轉與公轉啊!
芦田愛菜真是讓人哭到不行的好演員,期待她的發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