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愛未眠 Before we go》#打一通電話給過去的自己

2017. No.18 《紐約愛未眠 Before we go》

#打一通電話給過去的自己

在一部愛情電影中崁入時光機器元素以治療情傷,其實是很妙的置入。

兩個分別在情感中受挫的人,萍水相逢地在紐約中央車站相遇了。有時候,緣分就是一種命中注定,像是解藥般,為當時懸困的人生降下繩索好脫困。

男主角尼克對一個在酒吧被扒了皮包又錯過末班車的女主角布魯克伸出援手,這個施救舉動的開始,是尼克想在前女友漢娜舉辦婚前派對的日子裡,一個六年來始終無法忘情前女友所遭逢的人生低谷中,第一次想當一個救美英雄。而布魯克看似冷漠高傲防守,其實也是在婚姻中經歷外遇卻不明說,面對自己內在交錯的複雜,一直以逃避方式來處理,卻在這一天當丈夫要去見女友,而她在枕畔邊留下一封悲憤交雜的分手信,遠遁至紐約尋畫(她是蘇富比的拍賣官),卻在酒吧沉澱情緒時,發現自己仍深愛丈夫,卻又被困在紐約無法提前將那封將讓夫妻關係生變的關鍵信抽走。

這一天兩個正走在人生十字路的兩個人卻相遇了。相遇而又成為彼此在關鍵時刻的心靈擺渡手。

一部片,就拍一對男女相遇的一個夜晚,卻有了生命中擲地有聲的碰撞。

我喜歡他們在對談中彼此激盪,有攻有守,卻總是得當。

一段兩個人將公用電話亭當作時光機器,打電話給過去的自己,這樣的對話就為彼此關係破冰。最後結束時,也用這個橋段,一樣是打電話給過去的自己,卻有了心動的片刻。

有時候我們常說,「言不由衷」,很多話語當你說出口,才會發現,那是腦袋裡的造句,一直企圖說服自己,卻怎麼樣也入不了心。但很多話當你能夠說出口,當下就能發現自己內在是怎麼批判自己,或是怎麼看待自己。寫信或打電話給過去的自己,正是利用這樣的方式,當那些話語或文字寫下來或說出口,這些情緒便有了形體,我們就能化虛為實,讓這些情緒有了出口。

一個陌生人的解讀,往往有時候會更直接地契入核心,如同尼克與布魯克一樣,因為沒有交集,反而更用生命經驗去碰擊。

我喜歡布魯克鼓勵尼克勇於向漢娜告白的一段。六年前當尼克拿著婚戒向漢娜求婚遭拒,從此他的人生就像是被寫入凡事受阻的惡意程式一樣,處處不順。那是因為當尼克第一次做出人生重大抉擇時,卻意外遭拒,他沒有客觀分析當時被拒絕的原因,從此就遁入一個虛殼裡自暴自棄,如果他願意站出來環伺,他會尊重漢娜不隨之起舞的原因,不會對自己下了「我不夠好」的定義,而一定要追求客觀元素的成功(比方加入某知名爵士樂團成員以受肯定)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時間不一定能療傷,經過六年,如果尼克沒有踏出這一步,肯定還會在內心繼續發酵質變,生命依然還是在低谷盤旋。

這是一部一直在對話的電影,不是唯美片,卻有很多對話的片段會與人生經驗相呼應。藉著看片,想想自己年輕時猶如男女主角一樣擔任逃兵的那些抉擇點時刻,想想過去,然後,找個時間,好好打一通電話或寫一封信給過去的自己,當你這麼做的時候,你會發現,此時此刻的自己,開始不一樣了。

8B438BB7-1832-4559-99C2-BE09E0D29A2C

分類 電影靜心觀影閱心跨境隨筆多元靜心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
search previous next tag category expand menu location phone mail time cart zoom edi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