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就在這些書中。我們不盡然是長篇小說。我們不盡然是短篇小說。到頭來,我們是一部人生作品集。』
一開始,我以為這段文字是介紹這本書,看完才發現,我讀了一部主角的人生集。他以一個島嶼書屋的店主身分,寫下13篇小說批註,我們一邊讀著批註一邊讀著他的人生故事。最後淚光閃閃的闔上書之際,內在的甘泉流淌入心靈裡每處荒漠。
這本書溫熱了昨晚有點寒涼的心,成功的轉移了我因某事觸及的生命傷痛。讀著這本書時,視野倏地轉向了另一處人生光亮。誠如這本書所寫,書會自己來尋人的,有些書注定要在某些時刻進入你的生命,成了解憂藥。有些書,太早閱讀(書中屢屢提及白鯨記),只怕只能翻翻書衣,甚至成了自己不愛看書的罪由。
同樣的,當書內一位被母親遺棄在書店的小女孩瑪雅登場後,主角艾傑原是鋪天蓋地的闇黑人生,瞬間被點亮了。藉著照顧一個兩歲小女娃的人生,也開展了一位鰥夫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想想也是,雙胞胎到來我的生命時,我也是照著「估狗」養小孩的,就如同主角艾傑一樣。從無到有,點滴寸進新手父母道路,開始看孩子看的書,煮著孩子該吃或愛吃的食物,世界因為孩子而翻轉了。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原以為乾涸的內在,也因為孩子純然的笑與依賴,猶如湧泉噴發般的愛,開始湧現。原來,愛不曾離開,它一直都在。
很喜歡,小說內著墨的。書,是命中注定相遇相尋彼此的管道。如同艾傑與愛蜜一樣。有一種辨識彼此能否進入彼此生命的方式是,問問對方最喜歡哪本書,最近看了哪一本書,什麼感想。
年輕時,我會如上這樣問,對我有意思的人,或是我感興趣的人。有時候當聽到對方也情鍾我愛的文本,那一刻內在的歡喜真要沸騰了。這樣的知音難尋,一生能遇到幾次?
這本小說,真期待能改編成電影。就像當年,以書店為故事主軸的《電子情書》中,帶給我的深刻感動。到現在,我內心還是深深相信著有家角落書店仍然開著,並沒有被FOX大型書店給吞併。而這本小說裡的島嶼書屋,有著海風的氣息,店外褪色的招牌寫著:
『No man is an island; every book is a world. 沒有人是孤島;一書一世界。』
我相信,也會帶給這年代的人新的感動。
=====================================
『我們閱讀,以明白自己並不孤獨。我們閱讀,因為我們孤獨。我們閱讀,然後我們就不孤獨了。』
『是因為擔心自己不值得被愛的恐懼讓我們孤立。』
『我做得(賣書)越久,我就越相信這是人生可能的目的。為了與人產生連結,我親愛的小書呆子,只是為了連結。』
『我們不是我們所蒐集、獲取或閱讀的。只要我們活著,我們就只有愛。』
=====================================
如果,今年要我推薦小說的話,這本一定是TOP5之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