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菲教派有一個古老的故事:
有位住在中東地區的國王,總是在快樂與絕望的情緒中擺盪。一點小事就會讓他勃然大怒或是引起劇烈的情緒反應,使得他的快樂像曇花一現般地轉變成失望,甚至絕望。
終於有一天,國王對自己和自己的生活感到厭煩了,想要尋求出路。他派人去找一位國土中受人尊崇而且據說已經開悟的智者。
當智者到來後,國王對他說:「我要變成和你一樣。請你給我一個可以為我的生活帶來平衡、祥和以及智慧的東西好嗎?我可以付出任何代價。」
智者說:「我也許可以幫你,但是這個代價太巨大了,你的整個王國都不夠付。所以,如果你能珍惜它的話,我就把它當禮物送給你。」國王承諾他會好好地珍惜這份禮物,於是智者就離開了。
幾個星期以後,智者回來,交給國王一個裝飾精美的玉雕盒子。國王打開它,看到裡面有一隻很簡單的金戒指。戒指上刻了一句話:「這個同樣也會過去。This too shall pass」
「這是什麼意思?」國王問。智者說:「經常戴著它,不管發生什麼事,在你評斷那件事是好或壞之前,觸摸這個戒指,然後念上面刻的文字,這樣,你就會永遠在平安之中。」
◆ 這個金戒指的故事指出了「無常」的事實,當我們能認識到「無常」時,就能夠做到「不執著」。不抗拒、不評斷、不執著,就是真正自由和開悟生活的三個面相。
◆ 刻在戒指上的字,不是說,不應該享受生活中美好的一切,也不是僅僅在你受苦的時候給你一些安慰而已。它們還有更深一層的任務:讓你覺知到,不管是好是壞,由於一切事物的無常本質,所有的事物都是稍縱即逝的。當你覺知到事物的無常之後,你對它們的執著就會減少,同時你對它們的認同程度也會減低。
◆ 不執著,並不表示你不能享受這個世界所提供的美好事物,事實上你可以更加地享受它們。因為,一旦你看清並接納萬物的無常和不斷變化的必然性之後,你可以在它們存在的時候好好享受其中的樂趣,而不會擔心或焦慮將來會失去它們。
◆ 領悟到「這個同樣也會過去」能夠為你帶來不執著,而不執著會讓你進入生命中另外一個向度:內在空間。經由不執著,還有不評斷、內在不抗拒,你獲得了進入那個向度的途徑。
◆ 「這個同樣也會過去」,這句話是一個真相的指標。在指出有形世界的無常時,它也暗喻了永恆。只有你內在的永恆,才能夠辨識出無常。
摘自《一個新世界-喚醒內在的力量》/ 艾克哈特˙托勒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