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樹木希林
書一到,安靜地以一氣呵成姿態看完。
樹木希林颯爽的性格,有點像是女版的老頑童,不拘泥形式地過著她的人生,很不像日本人的日本人啊!也或許是這樣的性格,於是當她訪談中聽到主持人提及她所說的話,讓人感覺救贖時,她直言不諱地說那人應該是得了依存症,應該自己好好想一想。
的確是令人拍案叫絕,活出了自己風範的女子啊。
看完此書,下午重新把是枝裕和的《橫山家之味》看了一遍。年輕時沒看懂的,現在看懂了。不只看懂,還讀出了日文片名《歩いても 歩いても》取的才真是高明。這片名不僅讓看過電影的人自動會哼歌,還跟著劇情深入了當時媳婦探問公婆兩人間有沒有代表的音樂時,當時餐桌上的人都感覺侷促捉狹,覺得婆婆正在高聲呼求嚴肅的公公多愛她一點;但實質是,婆婆當年帶著小兒子去抓姦時,門外聽到先生哼唱的便是此曲,她按兵不動地沒有開揭她已經知道先生出軌的事實,只是暗地裡哼唱,而終於在數十年之後,讓先生知道,她隱而不宣的高明。婚姻的確如同歌曲主旋律唱的,走著啊走著啊~這其實跟現實生活中的樹木希林的婚姻是一樣的啊~
本書以樹木希林曾受訪時的言說,以#生(關於人生與幸福)、#病(關於癌症與生命)、#老(關於年老與成熟)、#人(關於人與世間)、#絆(關於夫妻)、#家(關於家人與養育子女)、#務(關於工作與責任)、#死(關於生與死)作為主題輯錄。
我將自己喜歡的摺頁文句摘錄於下。
⭐️⭐️⭐️⭐️⭐️⭐️⭐️
重視那些能讓你感動的事。
能夠變成更好的自己,就會有更的相遇。
⭐️⭐️⭐️⭐️⭐️⭐️⭐️
光會灑在所有承受生命的肉身之上,只是接受光的我們,有時會因濃霧瀰漫或朗朗天晴而覺得那光時暗時亮。科學不斷在進步,也許有一天可以探究如何反射出心中所思的光。
對於那已超出自己判斷的存在,我不抗拒、不沉湎耽溺,只希望能更自然地存在於我心。因為,我自己也不是多麼強大或懦弱或偉大或無用的人。
⭐️⭐️⭐️⭐️⭐️⭐️⭐️
包括負面的事在內,一切都會成為自己的養分。
⭐️⭐️⭐️⭐️⭐️⭐️⭐️
我的理想是希望活到最後一刻都是美的。
存在的本身,是為了想要成為人家看你時能屏息讚嘆的那種人,不是為了那些有形之物,而是心的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