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看原著,但我相信電影應該拍出更深更底層的女人一生縮影,藉著鏡頭的跳接,讓在婚姻關係裡被改寫了一生故事的女人內心話,以一種深刻而深具共鳴的畫面,不斷讓你看見某段人生的自己。
手帕哭濕了,也在一場母女間的對話,哭到哽咽難抑。
這場跨世代母女對談,藉著鄭友美飾演的金智英猶如被外婆附身般,向那刻苦犧牲自己以供養家中兄弟讀書的女兒(金智英的母親)表達心疼,那些在世未曾說出口的感謝,藉著智英傳達完整心意。
智英的母親,在那當下哭到不能自己,一方面是自己一直壓抑自苦的內在,被附身在女兒身上的母親所撫慰;一方面是心疼一向有抱負與理想的女兒,竟然在婚姻中被摧折成精神分裂。
母女間的擁抱,喃喃地說著,「就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吧!」說的是每個女人都該去標籤化,生命的主軸中,拿掉你是誰的妻、誰的媳、誰的母的標籤後,你的生命有沒有自己想要長成或表達的意象?
當兩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組合成家庭,彼此是能夠因為愛而相攜成長白首偕老;或是陷於婚姻所衍生的關係而桎梏於責任義務不能解脫?
進入婚姻的男女,都應該要覺醒,並且尊重彼此是獨立的個體,只有意識到「讓對方成為他自己」與「讓自己仍然是自己」的信念,彼此合作去開創出1+1>2的效力,婚姻才會一年比一年甘甜。
跟老爺看完這部電影後,彼此道謝,然後彼此互勉。
他與我所共組開創出的原生家庭樣貌,一直在修正與朝向兩人在婚姻裡不損減還能增生能量的道路前進。婚姻著實不易,但就是繼續披荊斬棘,朝向光的方向前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