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回答1988》|改寫了我對生命中兩段告白的觀感

《請回答1988》|改寫了我對生命中兩段告白的觀感

差一點因為感覺這不過是韓國版的《光陰的故事》而錯過這部療癒好劇,謝謝親愛的學妹以人頭力保,這部劇看完我又重刷好幾次。

第一集開場竟然是周潤發與張國榮的《英雄本色》,瞬間整合了兩國的差異,原來韓國人也迷小馬哥。

但真正一路吸引我的,是編劇成功的讓每個人物都是故事主角,感覺劇中的角色在自己的生命中就能找到對應的人;更成功的是,即使生命中未曾出現如劇中那樣的人,看完這齣劇,彷彿心底的缺憾也被這齣劇彌補了。

因為,它提供了非常成功的角色想像,甚至能像玩家家酒那樣,將生命中所空缺的角色,藉由劇中人物來代演。

就像是金正煥對於成德善的暗戀,很多劇評說他性格裡總是遲疑不決而錯過了與德善相愛的時機,一場成年後在咖啡廳的告白,深情款款地獻上軍官畢業戒指,述說著他長年的愛慕與深情,末了又以一句玩笑話帶過,讓人以為這只是一場演出,是為了應東龍所求而說的告白台詞。

但他說的每一句告白,其他兒時玩伴或許不知,但德善是知道這歷程裡兩人的曾經。年少時,她期待過正煥的回應,也曾經徬徨過,但被告白的那一刻,眼中滿是淚水,那是一個彼此傾心的回應,即便她芳心早有所屬。

那是,傾訴完真心,便不要在心中落下遺憾的過程,他知道心愛的德善,有另一個男孩崔澤也癡戀著,而他們正兩情相悅意愛著。他的告白裡,是要回應成德善,她是一個多麼好的女孩,值得世間最好的一切。

想著自己曾被這樣模糊告白兩次的經驗。

19歲那年,他是我打工的補習班同事,總是陽光善良,常常跟我像哥兒們打打鬧鬧。常跟我說他喜歡補習班的誰,要我幫他想想追女孩的辦法。

卻在某一天晚上,我們一起在台北車站等公車,待我上車坐定後,他移動到我座位的窗外,在人潮熙來攘往的交通要道上,一百八十幾公分的他,戲劇化的大喊我的名字。

貼在窗邊休息的我驚嚇的轉過頭去看著窗外的他,滿臉通紅,拚盡全力對著窗內的我繼續喊著「我喜歡妳」,車內車外的人的目光全凝聚在他身上了,當然還有在車內不知所措的我。他又接連著喊了幾次,我整個人嚇傻了。

他上車後,坐在我身邊,問我:「心動了吧?女生對這樣告白會心動吧?」

那當下我發現,原來我是被練習對象,心情惡劣極了。

就像金正煥的告白一樣,像極了明明黑板上畫著小雨傘,傘下寫著兩人名字的粉筆塗鴉,他卻用力拿著板擦抹去一切痕跡。

車程很久很久,我們彼此沒有再對話。他沒在永和的那一站下車,一直到我家才一起下車。

走下公車,他才又鼓起勇氣對我說,這告白其實是真的,只是我一點反應也沒有,他只好當下那麼說,以為可以化解尷尬,卻反而把事情搞砸了。

他說,他是真的很喜歡我。

我帶著莫名其妙被告白的心情,心裡一直有怨懟,覺得一切太不直率。

直到二十多年後看了這齣劇,才理解了他。

要鼓起勇氣對喜歡的人說喜歡,要先有堅強的心臟,因為是一翻兩瞪眼的狀況,告白了以後,彼此的關係終究會產生質變。

青春年少時,浪漫與任性是可以肆意揮霍的,他不顧一切創造了讓我一直銘記在心的一幕。

我都忘了,要在台北車站進行這樣的告白,他得鼓起多大的勇氣才行。

於是,三年前我曾寫下的一篇文章,因為金正煥,決定要撤下。

謝謝你,超級陽光帥氣的那個男孩,讓邁入四十多歲的我,記得自己青春時,曾被人這樣深刻喜歡著,而且如此大膽的告白。

相對當年我也在暗戀某人,你比我勇敢多了,是吧!

雖然,我們此生再不會相遇,但是,謝謝你,曾經那麼的勇敢。

至於另一段告白,我再另外寫一篇吧!

#德善與正煥在劇外竟然真的成了一對情侶

#因為這齣劇我喜歡朴寶劍

#更喜歡高庚杓演的成善宇

分類 觀影閱心跨境隨筆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
search previous next tag category expand menu location phone mail time cart zoom edi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