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的豪宅,比較少走其他城市的巴洛克風格,反而走極簡的風格,就是因為台南人認為簡單質感的背後,反而需要持續不斷的職人精神。」
—《台南故事》石昭永
🌱🌱🌱🌱
從攝影集認識台南,尤其是一份職人的紀錄,我想是因為作者本身是建築師,因此他所關注與留意的職人與住屋、建築、結構相關,人情味是在不經意間,閱讀圖像時汲取與感受,就像台南人,親切是一種老派的含蓄與溫柔,不是大喇喇地招手,就在一頁與一頁間浸潤。
這次在書裡認識了台南的漁光島,我都忘記台南臨海(被美食洗腦,笑),有此海景與沙灘。
2017年開始設立藝術祭,有一座由英國人雨果以竹架搭成的日光塔。對結構情有獨鍾的人,或許會多留心,但我目光卻停留在島上帶來人味的非洲鼓老師,教衝浪的小米教練以及自造手工帆船的老古。
2020年的國慶煙火確定在漁光島施放,想來這原是台南秘境,屆時會人潮洶湧,得趁人潮淹沒景色前,去認識這秘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