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輯錄了兩大主題的散文,一是《戀愛論序說》,從最早戀愛的種子似是萌芽的六歲一路述說到二十一歲的戀愛樣態;一是《孩子的季節》,選錄幾篇在童年時的記事,從童年孩子的目光述說著當年發生的二三事,逼真的仿若自己也正同步經歷著。
我很愛佐野洋子,她一系列的繪本與書我都買,也最愛在故事靜心單元裡以她知名的繪本導入生命議題的討論。她在這本書的《後話》裡寫著:
「從摘著花玩的兒時到真正長大成人,我到底都在做甚麼呢?直到最近我才知道,不知不覺中,自己都在上一堂『如何愛人』的課。」
一直往內探索的人,最後所領悟的生命課題,似是總會回到「愛」的課題,無論是愛人,被愛,愛始終是人生奧義最深的課題。
因為她是畫家,所以她的文字內嵌著視覺意象濃厚的描述,場景的既視感十足,無論是觀察老師間的愛情;寫愛她的調皮男孩對她的捉弄;寫她暗戀的男生愛著別人;明明是看她的故事,卻也彷彿正內視著自己的曾經。
書末特別收錄谷川俊太郎題為《連光寺的朝鬱》,點評的正是佐野的這本書,他說她「傾盡全力寫愛而不言愛,一把愛說出口,愛彷彿就會消失。」又說她「站在秩序的角度,混沌是不好的,健康的對極可能是疾病,可是對一個創造的人來說,混沌也是巨大的能量來源。在混沌當中,一切都尚未分化。誕生與消滅並存,快樂與痛苦同在,虛無和豐饒比肩。一切的名稱都失去意義,自己與他人消融揉合,或許可以用『愛欲』來稱呼由此誕生的產物。但是,當我們企圖要消滅一個化為習慣、逐漸僵化,淪為浮於現實中的觀念的名稱時,偶爾會分不出愛與死。不管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甚麼樣的角色,佐野洋子知道,這才是我們扎根的地方。」
我為谷川俊太郎如此大家竟能與佐野洋子如此交心感到心動,直覺如此的友誼無比貴珍。後來才知道,他們在1990年至1996年曾有六年的婚姻,這篇文章寫於他們結縭前兩年,因此谷川所看待的佐野可以如此鮮明美麗,每一字的斟酌於他看來都是靈魂的碰觸吧!
這本書,我要盛讚譯者,詹慕如,她譯文的質感真好,能夠如此呈現文字,讚嘆她。(現在對於歷史系畢業的人都另眼相待,幾年的九歌散文收錄的名家作品,我覺著精彩的竟都是出自歷史系畢業之手!)
🌱不要被書名限制_她想寫戀愛論述但一個論述也沒寫
🌱任何的論述回到最後還是感受
🌱佐野將感受寫得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