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時應該在心浮氣躁和精疲力竭之間力求平衡。當你不再想著終點的時候,每一步都不只是達成目標的手段,每一步的本身都是一場獨特的事件。
這一片葉子的邊緣不規則。這一顆岩石看起來鬆了。從這一個地方 雖然比較接近山頭,卻比較看不見雪。
這些全是登山人應該注意的事物。
能維持生命的是山腰而不是山頂。山腰才是萬物生長的地方。

🌱🌱🌱🌱🌱🌱🌱🌱🌱
自負心重的登山客猶如失調的樂器,前進的腳步不是快半拍就是慢半拍,常常漏看日光穿樹而來的美景。
步伐凌亂顯示他累了,但他照走不誤。他不顧狀況,不是走得太快就是太慢,講話時總是談論其他地方、其他事情。
他的人在這裡,心卻不在這裡。他對這裡不滿,想再往深入的遠方前進,但當他走到遠方了,他照樣不滿,因為剛才的遠方,現在成了這裡。
他找的東西、他要的東西,全在他的周圍,但他全都不要。
他的每一步走得辛苦,身心都吃力,因為他把目標想像成外在又遙遠的東西。
—《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羅伯·波西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