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我才能做的事|電影《淺田家》給我的啟領(上)

《淺田家》是防疫期間個人最最最推薦的電影,我差點誤會它只是在說「家族扮裝攝影」而錯過。看這部電影時,我數度因感人或勵志情節落淚,內心激動不已,覺得非寫下感想來回饋電影給我的感動不可。

看見「我」才能做的事,認同自己,壯闊自己■

淺田政志在攻讀攝影學院時,以一楨仿童年記憶鮮明的家人同時受傷縫針的病房照片獲得第一名獎賞,從此開始拍攝一系列家族圓夢扮裝照片,在拍攝與四處請託取得拍攝許可的同時(如消防員、鈴鹿賽道),家人間彼此更為凝聚,因此淺田政志決定上東京發展。

北漂的鄉下孩子,只能從攝影助理與打雜開始,兩年過去了依然一事無成,他心裡很清楚,他的價值不在從流拍攝明星或廣告,他更積極投稿各大出版社。

但多數出版社回絕他的都是,「這只是你家的寫真集」。此時,政志還沒看到自己存在的真正價值。後來在女友若菜的支持下,舉辦了自己的攝影展,因此吸引一家獨立出版社社長的青睞,終於有機會印書進駐各大書店。沒有知名度,書的販售情況奇差無比,他因此頹喪無比。當他自怨自艾重述著其他出版社給他的評語而自貶時,若菜瞪視他,他才囁嚅地說著若菜曾這樣如是說:『雖然是家族寫真,卻也是,「只有我」才能拍出的照片。』

爾後,淺田政志獲得了猶如書界的芥川獎般的攝影大賞,書開始被重視,他也重新修正自己的方向,在書末鄭重地邀請讀者,「請讓我為你們家拍家族寫真。」

當他進入每個家庭,為每個家庭特調出獨一無二,只有那家族能懂那楨全家福背後象徵的意義時,淺田政志個人的貢獻與價值因此產出。

我為這一段激動不已。

我曾經也夢想要出書,但是後來發現,我的文筆並沒有超群到與任何一本小說家或散文家並列,能影響的人或願意購書者,根本不足以撐架一本書的印量。

那麼,印成書陳列在書店裡這件事情,真的是我的想望嗎?

不是。

我希望,我的文字能感動人,是一把與自性對話的鑰匙,是撫慰心傷的靈藥,是讀懂自己靈魂語言的轉譯系統。

是的,我真正擅長的,是靈魂閱讀與靈魂寫作,我不是為了廣大的人群而存在,我的產量儘管只有小水淙淙流量,但這些足夠潤澤與我交會的靈魂,就夠了。

儘管是淺田政志,他也許影響的就是全世界的百分之幾的人,但那樣的正面輻射就夠了。同樣的,我也是。

我筆下曾經匿名撰寫的個案療癒故事,或是未公開卻在兩造雙方的訊息系統裡互動紀錄著的靈魂程式語言,我相信都具有一種神奇的力量。曾經互動過的那個人,就是一顆種子,當他被餵養足夠的靈糧,他就能去發揮他的影響力,將他的樹根也往下紮,再去滋養其他人。

這就是「只有我」才能做的事情,不必大,不必壯觀,小而美,但有力量。

這也是,四十多歲的我,感覺自己,「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的成績單。

你呢?

分類 觀影閱心跨境隨筆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
search previous next tag category expand menu location phone mail time cart zoom edi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