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周末兩天的時間,將自己浸泡在這部劇裡,集合了眾多韓國最強戲骨的國民爺爺奶奶(金英玉、金惠子、羅文姬、朱鉉、尹汝貞、朴元淑)共同飾演,淚濕了一張又一張的衛生紙,同時也被劇中不惜成本的韓國與斯洛維尼亞等地取景給深深震撼。劇中經常穿插著知名演員卻甘願在這部片裡擔任配角(趙寅成、李光洙、成東鎰、廉惠蘭),想來是被編劇盧熙京吸引而來。

講述由步入中年未婚的獨生女兒視角(高賢廷飾演朴菀),以母親(張蘭熙,高斗心飾演)及其老朋友們(小學校友,因此有輩份之分)為主體所撰寫的小說歷程。

因為是中年視角與口述,恰巧是我輩之年,大時代的背景下,無論韓國或台灣其實邁入老年們的經歷非常相似,因此很容易找到共鳴。從第一集開始,這些老人就像是我們周遭已步入老年的家人、親戚或他們的朋友們一樣,自卑又愛抱怨的、仗著年紀大愛罵人的、愛傳八卦造謠的、默默受苦的、操持家事又被先生與小孩嫌棄的、謹小慎微深怕增添家人麻煩的、過氣女演員但仍稱霸配角世界、事業有成卻老年喪妻的,你幾乎可以從生活中找出各個演員詮釋的樣版,當然也就跟著朴菀的視角一起喜怒哀樂承受著。

越到後面越是感覺這部劇的溫潤。朴菀原先想寫的小說方向是年輕人會愛看的老年的優雅,敘述老人們為兒女的默默支持,敘述自己走向老年的安頓。但一場聚集眾老人們討論小說的方向時,從母親老朋友們口中所講述的人生,徹底讓朴菀抓狂,但也從對話中,讓她瞬間頓悟,改弦易轍的重新定調小說,更讓出版社的人驚喜。
「人生就是灑狗血的八點檔劇情,這是現實。」
「人生並不美麗,人生就是子女與父母的戰爭,是老一輩與年輕一輩的戰爭。」
老人們原先想藉著這部小說教訓年輕人,卻在後來一一打電話給朴菀,不希望多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讓人指著孩子鼻子罵。朴菀決定,就如實去寫他們的真實人生,真實描述這群老人們與各自的家人兒女們所交織的人生故事,就足以讓人動容。

在之中,有一一與兒女和解的;有跟自己的過往和解的;有丈夫後來終於理解自己過往對妻女的行惡,重新改變自己行為的;有跟初戀情人重新在一起的;暮年的人生,其實仍是人生進行式,並不只是一路往棺材裡去的路徑。

劇中最後,一群老人在海邊看著如若人生寫照的夕陽晚景,她們在人生最後的歲月,即使罹癌患病、失智糾纏、生命裡的困頓仍在,他們卻相約定期一起開著露營車出遊,在這有限的時間裡,共渡暫時卸下束縛的自由解脫時光。
在一旁凝視著這群老人的朴菀口述著:
「我是多麼的愚蠢,為甚麼我會一直認為他們只是一步步邁向死亡呢?他們只是在活出自己的人生,正如他們認真生活的樣子一樣。既然只能夠回到最初的那個地方,為了不寒酸的踏上那條路,他們將每一個當下都活得炙熱。要說一個願望的話,就是期盼這一個瞬間能夠再久一點,為了不留下任何一點點留戀,再久一點點。」

一部劇要能動人,我覺得是能真實反映人生,也能從中汲取養分滋養自己。這部片是罕見以老人為題材,卻在任一個場景調度與訴說,不感覺灰暗、微小、遲緩,每一集都壯闊得像史詩,在處理每一個演員詮釋的人生處遇時,美得像是電影,充滿生命力。
大推,超推,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