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錦敦老師的《一起,遇見美好的自己》時,有段文字很觸動。他寫:
「在我們這一生當家人的緣分裡,能不能支持彼此去實現自己生命裡想要完成的事,支持彼此活出他想活出的模樣。所以家人關係,可不可以不是用『家』這個詞來相互限制,而是願意相互成全。」
讀著覺得自己真是萬幸,擁有一位此生最大心願是「成就你們想做的事」的老爺,他笑著說,他的代號是「成就周邊」,他負責支援核心,因此可以變化核心所需要的一切周邊支援。核心包括我跟孩子,或是他所喜愛與支持的人。
在我開始進行志業服務時,雙胞胎才四歲。當我去上課或進行個案服務時,他就負責照顧孩子。我聽過他跟孩子解釋媽媽不在的理由,馬上就說服孩子配合了。
他說:「媽媽去出任務了!」
我不知道他怎麼想出這理由的。
第一次聽孩子跟我說時,感覺自己身後彷彿有披風飄揚,胸前的鋼鐵人愛心燈也隱隱發亮(絕對不能是S閃著亮光,我不能接受內褲外穿,也不從氪星來!)。
每次出任務時,他必定擔當南瓜馬車,負責接送。行前只要需要任何道具,他全力配合採買。任務結束後,他最喜歡聽我分享心得,彷彿如臨親在,心靈豐收的喜悅更甚於我。
他沒上過靈性課程,跟我對談或討論活動企劃時,最喜歡搬出策略或行銷觀點,常常引用某某大師在某本書的話,藉此激盪我對靜心活動旋入更深的思考,也讓我更穩妥的落地實修。
他看書看劇速度都快,書或劇看完,可以馬上整納成行銷報告,藉此作為員工的教育訓練,他一直很樂於做這類知識分享的事。於是延伸作為台大創創學程的業師時,他就更樂於跟學生們分享,創業的夢想與真實世界碰撞時的刀光劍影,還有北極星方向。
看《以家人之名》、《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會深刻知道,很多的家人是以血緣作為彼此的箝制,在不自覺裡形成巨大的心靈黑洞,不斷吸附能量,榨乾關係裡良好互動的存糧。超越血緣關係這項限制,我們能不能在這方自組的原生家庭方圓裡,成為成全彼此的成就周邊?!
我覺得,我家老爺關於靈魂選題,其實撿擇了不好超越的題目。但看他一路這麼樂呵呵與喜孜孜地,以能成就他人為自己最大的喜悅,這心量有點不可思議的寬廣。
這個人,大概是為了實證《いのちの理由》這首日文歌曲而存在的吧!
私が生まれてきた訳は愛しいあなたに出会うため
我之所以來到這世上 是為了與心愛的你(妳) 相遇
私が生まれてきた訳は愛しいあなたを護るため
我之所以來到這世上 是為了守護心愛的你(妳)
謝謝他,讓我遇見美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