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為太喜歡盧熙京編劇的《他們的世界》、《沒關係啊!是愛情》、《Dear My Friends》,還有目前正上檔的《我們的藍調》,意外發現這本2016年出版的散文集,遂自二手書店購入,九成新,大喜!!
看這本,會更理解《我們的藍調》盧熙京為甚麼讓四十多歲的初戀故事(崔漢修與鄭恩喜)作為初登場單元,這本書也以獻給二十多年前的初戀的一封信作為開場文章。
歲月終究會將缺憾還諸天地,漫長的生命過程中,如果初戀是一場教會我們識得情愛、懂得付出與接收的練習,無論成全與否,時間的淘洗下,曾經的怨懟、愛憎,會逐漸磨平石面上的稜角,漸次的澄淨,直至我們識得自己的本來面目。
就像盧熙京知道的,她是刻意自苦,讓自己穿著簡薄,在寒凍中苦等情人回頭,但情人最終拉上窗簾緊閉門戶不願見她。她從此成了對方心上的白月光,她冷笑著看對方在情場上一再以失敗收場。
而這些就成了她寫作的養分,而這些終於在這部《我們的藍調》裡,她藉著崔漢修與鄭恩喜,呈現她最想說與初戀的話,總有一天,我們可以把酒言歡,笑談往事,因為我們存在彼此心中,都是曾經的一窗月明。
我很喜歡這本書裡的《尹汝貞,用一個眼神,擁抱人生》、《向演員羅文熙請教人生路》,由編劇之手來呈現這兩大前輩的側寫。作者與她們對話時,這兩大前輩對她的諄諄告誡,真的非常尹汝貞,非常羅文熙啊!這是為甚麼這兩大演員在螢光幕前,可以跟角色融合為一,她們是以人生在收集素材啊!
還有一篇《對朋友的幾種偏見》裡盧熙京提到幾個觀點,我個人覺得挺相應的。摘錄如下:
『以生命為擔保,或以財物為擔保,要求以某種事物作為擔保才算講義氣的朋友,並不是真朋友。凡事都和朋友站在同一陣線上,一定是錯的。不求回報的付出真的很辛苦。生活中,有許多時候要留下朋友一個人,讓他覺得孤單、感到痛苦,若如此還能成為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這世上所有對朋友的定義,並不是口頭上的為了誰,而是要懂得那只是向自身詢問的問題。若能有這樣的認知,在我們生活中的某一瞬間,你不會再因為朋友對你不好而有所埋怨,因為你也未能確實做到。』
很有意思的散文集,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