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幾日帶孩子去百貨公司採買,正準備進電梯時,前方一位走路有點一跛一跛的老先生與太太也在候梯廳,兩孩子自然先靠邊,讓老先生與太太先進電梯。
疫情期間,或說,很久了,陌生的人我之間幾乎不會在電梯裡交談已成常態。我們習慣了進電梯就各自安靜站著。
但這位老先生忽然心血來潮,跟我家兩小孩搭訕,先是出手想摸孩子的臉,當然被孩子出手示意阻止他的手靠前,接著他打開話匣子了。
「哇~你應該是哥哥吧!你怎麼又矮又瘦?」
我家大兒子還沒回話,他接著又品頭論足弟弟。
「你是弟弟吧,你怎麼又胖……(一時找不到形容詞的停頓)……又高。」
「你管人家,大概就是哥哥挑食吧!」前方的老太太急忙著想說點話,和緩氣氛,但看來效果不彰。
我正想著該回點什麼之際,電梯後方兩孩子站的位置,開始像是忍笑不住,噗哧炸開笑容,兩孩子就在電梯後方笑開來,越笑越起勁。
被這笑意感染,我跟孩子的爸爸也笑了,然後那對老先生與老太太也笑了。後來進電梯的人,也莫名其妙被這氣氛感染的笑了。
步出電梯時,我正想跟孩子們「機會教育」點什麼,不料孩子們卻說出更具有教育意義的話。
「要不是看在他是老人而且行動不便,我可能就回嘴了。怎麼會隨便對人家惡意批評。」老大先支聲跟我說。
「他的眼睛大概只能看到別人不好的,平日裡聽到的也都是別人說他不好的,只好仗著自己的年紀,欺負年紀比較小的,把嘲諷當有趣。」底迪說出這段道理時,我發現他的觀察力好敏銳,好感動。
「他大概不知道我們並不是笑我們自己,而是笑他的行為太荒唐。既然不想出嘴跟他理論些什麼,就笑吧!」底迪接續說著的時候,我感覺有點想哭的感動。
11歲即將邁入12歲的年紀,就能這樣應對複雜的人我關係,想到不辯駁也不回嘴,在朗朗的笑聲裡,他們有樂觀地自嘲,也有輕輕放下一切惡意的良善。
這倒是給我這個大人上了一堂課。
笑容的力量裡,代表懂得「樂受」,也像極了太極拳推手裡的以柔克剛。孩子們用笑容化解了一切,包括化解了父母心裡對那樣肆意批評的不悅。
我相信,對那位老人家也是,他應該從來不曾遇過有人是這樣處理惡口的,那天的笑意,不只滿溢了電梯,出了梯廳還迴盪不止。是這樣帶著善意的笑容,希望能種在老人家的心田裡長出芽苗。
用這則故事,記錄我家雙胞胎今天生日與成長。
生日快樂啊,親愛的兒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