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個故事
🌱🌱🌱🌱🌱🌱
一位男人的小舅子是個盲人。一天,在跟小舅子一起打獵的路上,他發現小舅子可以感受鳥的位置,可以聞到水的方向,也可以在野豬靠近他們之前辨識出動靜,這位男人對此感到驚奇。
那天晚上,他們設置兩個陷阱。這個男人用枯枝和落葉仔細的掩飾了自己的陷阱,但沒有幫小舅子的陷阱做掩飾,他想「反正他也看不到」。
第二天當他們檢查陷阱時,他看到自己的陷阱裡有隻小小的灰色的鳥,而小舅子的陷阱有隻非常漂亮的鳥,這只鳥的羽毛像彩虹那麼鮮豔,他的妻子肯定會非常喜歡。他把兩隻鳥做了調換,把那隻灰色小鳥遞給小舅子。小舅子摸了摸鳥,小心的將小鳥放入口袋。
在回家路上,他們談論起鄰居和這個男人之間的爭執,男人問:「為什麼人們要打架呢?」
小舅子回答:「因為他們做了像你剛才對我做的事。」
這個男人感到很羞愧,從口袋裡拿出那隻色彩斑斕的鳥遞給小舅子,說:「對不起。」
他們沈默著走了一會,男人又問:「人們怎樣才會再次成為朋友呢?」
小舅子微笑說道:「在他們做了你剛才對我做的事時。」
🌱🌱🌱🌱🌱🌱
這是出自《說故事的力量》中的一則故事,原是在解說如何透由故事消弭偏見並改變「以自我為中心」。
但我自己讀時,有別的感受。
人難免有私心,也以為某些從事別人看不見,因此掠奪、攻擊、藏匿,但人都有雙清明的內視之眼,檢視的從來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要能齊步前行的夥伴或團隊,需要的是更多願意捐棄成見,不以偏概全,尊重差異,還有,最重要的是,心存善良。
能讓人和諧的,從來都是「選擇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