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來分享一則故事。
🌱🌱🌱🌱🌱🌱
有一位虔誠的猶太人,他對於自己擁有的財富懷有感激之心,每當旅客經過他所在的村莊,他都會邀請對方到家中作客。他讓旅人在他的餐桌上吃飯,在他的房間裡睡覺。他甚至派一個人守在村口,不等旅人開口,就帶回家來。
在某個安息日(在這個日子裡旅行是違反猶太人的律法的),一個旅人敲了他的門。當時他們家人正準備坐下來享用安息日餐。身為一個虔誠的猶太教教徒,他竟然為那個冒失的旅人開了門,這讓他的妻兒感到震驚。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他還邀請那個陌生人共進晚餐。
這人吃完了自己那一份,還不斷自行吞飯,妻子和孩子們都面色凝重。
更過分的是,這個冒失旅人竟公然嘲笑男主人「愚蠢」,旁若無人的大講特講,還當著大家的面打嗝。
當這個魯莽的旅人終於準備離開時,男主人禮貌地將其送到門口,說:「祝你的旅行比想像中更加豐富。」然後揮手告別。
當門關上那一刻,家中氣氛頓時喧騰起來,孩子們急切地想知道,為什麼他們的父親會允許這個粗魯、不敬神的人來辜負他們的招待。他們睿智的父親是這樣回答的:
「能被聽進去的批評是一定會被傳達的,但聽不進去的批評,在上帝面前是不會被傳達的。」
🌱🌱🌱🌱🌱🌱🌱
看完這則故事,你想到什麼呢?
《說故事的力量》的作者安奈特·西蒙斯寫到:這個故事可以給你一個新的視角,在下一次你有批評的衝動時,你就可以同時站在兩個角度考慮。一個是想讓他們明白道理的你,另一個是記住了這個故事的你,你會先問自己:「現在是提出批評的時候嗎?」
我自己閱讀時,有其他的想法。
故事中的男主人接納了旅人的魯莽,甚至是違背猶太教教義,表示他對人的尊重與樂善好施並非形式上的,而是已經內化為自然的舉止。
對於旅人粗鄙的批評與傲慢,他反以祝福回應,並在祝福語中伏藏著智慧。
當我們祝福對方的旅行比想像中豐富,事實上,我們自身已經活在豐盛裡了。
想起論語的一則,子貢曾問孔子,有沒有哪個字能終身奉行的?孔子回答:「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正如此嗎?男主人將恕道發揮到極致啊!
所以,有朝一日,若我們遭遇他人的魯莽或惡意評價,就來說這句吧!
「祝福你的旅程,比想像中豐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