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春又來》絕對會列為人生必看禪意深深的私房推薦。因為太喜歡,看完馬上下單買了dvd,還買了已經絕版的《春去春又來》的電影小說二手書。
那位在山坳裡的人生庵,那飄在湖上的大雄寶殿,那供在水塘裡的觀音,那一長一幼的寺僧,那石佛遠眺望著的,不僅僅是人生庵內風景,也是山裡山外的眾生。片中雖以四季作為段點,但何嘗不是蘊意著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人生哲學。
山門,是必須靠著一葉扁舟才能航渡的彼岸。進入山門,就進入了一則敘事人生的寺庵。
能在這樣的寺中修行,真是人生莫大的福分啊~
春篇。
小沙彌童稚的笑顏,潛藏著人類貪玩的無明,在百無寂寥的修行裡,他與山中的眾生如溪魚、青蛙、山蛇玩起綁負重石的遊戲,綁縛完見小動物們掙扎,戲謔的心不知早已種下業果便離開。卻不知師父早在一旁觀察,夜半時分師父也在小沙彌背部綁赴重石,要他體會那些被他戲謔眾生的苦,要他自己去解救自己種下的因。
等到小沙彌千辛萬苦來到溪邊,溪魚已翻肚,青蛙尚存一息,山蛇已經死亡。見此景象,小沙彌痛哭流涕,師父告訴他,「這些業果,猶如重石,是你一生壓在心上無法卸下的重擔啊~」
夏篇
一名受病的少女入寺休養,但年輕氣盛已經長成青年的寺僧動了心,起初尚能守持山戒的沙彌,警告年輕女子不能將石獅當石椅,但真正與少女跨過最後一道防線後,便再也守不住戒律。夜裡翻過那意象大於實質的房門,在大雄寶殿內便與少女偷情,甚至在得知少女病癒後,更是無法忍受分離之苦。
老和尚看出兩人私情,便要遣送已經病癒的少女返家。他告訴少女,與小和尚的情慾啟動了她的生存意志,是她的靈藥,但這無法控制的淫慾卻將為小和尚引來殺身之禍。
小和尚哪裡聽得老和尚的勸解,年輕氣盛血氣方剛的他,清晨便帶走老和尚奉在堂上的佛像與養在廟口的山雞意欲追上少女的下山生活。早知一切的老和尚,默默地在小和尚划掌扁舟離去時,無念起身,如常地敲他的木魚,做他的早課,念他的佛。
因為,佛在心中,不在廟堂上口。
老和尚用聲聲的誦佛之音,希望超渡小和尚的業,在他心裡種下善根善念。
秋篇(楓紅)
此時的老和尚已垂垂老矣。仍下山化緣,並帶回一隻野貓回寺。意外在包覆著米糕的報紙上讀到小和尚犯下殺妻之罪,正逃亡通緝的新聞。老和尚了然於心,默默拿出收藏已久的舊僧袍縫補,也靜待著小和尚歸來。
小和尚帶著滿眼滿身的暴戾之氣,如同秋楓一樣火紅。當老和尚若無其事的問候他,並適度的點醒他,「你難道不知道,你所喜歡的別人也同樣喜歡嗎?你難道不能放下嗎?」
此時小和尚暴戾之氣尚未平復,拿出當年從寺中偷走的佛像歸還,但佛像下壓著的竟是一把兇刀。他在佛前懺悔自虐,卻下不了重手。師父說:你殺的了別人,卻殺不了自己。
於是老和尚開始在前殿木板上以墨汁寫下般若般羅蜜多心經,並要小和尚拿著那把沾滿了血的兇刀,一筆一畫跟著描刻經文。
此時警察已經來追捕了,老和尚要警察等待一晚,讓小和尚將經文刻完,也好平復他心中的怒火。當小和尚專心一意的雕刻經文,那些雜陳在內心的思緒與念頭都被放下,他臉部的線條越見和緩。逃亡的日子裡未曾安枕的小和尚,卻在刻完經文後安穩沉睡,像是明白一切果報自招,他也願意伏罪。醒來後,發現刻好的經文,已經飾以斑斕色彩。那原是用來降伏他的罪心懲罰他的刻經,就在師父巧手下,成了廟堂上醒世的雕刻。
臨別前,警察發現扁舟無法航行,像是被定住一樣。小和尚回頭一望,卻見師父嘴中振振有詞,與他揮手。小和尚從來都不知的,是師父已經練化的功力,但師父最深的是心法。
他要他徒弟懂得,「苦海無涯,回頭是岸。」
這一回頭,就是百年身,竟是與師父此生的辭別了。
老和尚在秋篇末,更老更沉著,也自知自己大限之期。於是摺收好自己的僧袍與念珠,將扁舟復以柴火,並將自己五感寫上「閉」的筆墨,盤腿坐定,隨著燦紅大火,結束肉身,進入下一階段的靈魂歷練。
伏罪期滿的中年僧在冬季湖面結冰的日子裡,又回到人生庵。踏著雪冰前行,他知道年月不待,鑿冰將師父舍利取出,並以師父臉貌為原型,鑿一冰雕佛像,並在佛像的眉心放入師父的舍利。自此,開始他的雪地修行。他或許終於明白師父隱於身形下的,也是一軀金剛尊。
而業果終於又臨門。當年的少女此時已成婦人,覆面抱著一嬰孩投宿庵裡,中年僧好奇她的身分,但這位婦人始終不肯露面,夜半婦人留下嬰孩偷跑,卻不甚跌落冰坑凍死。當中年僧撈起婦女屍體,解開她的覆面(電影並未顯示婦人究竟是誰,我臆測的)。中年僧了然於心的,將婦女遺體與佛像一起投入冰坑中,但願這佛像能協助當年偷嚐禁果打開罪業之門的彼此,能得渡。
而中年僧也背負著一重石,穿著婦女的鞋履,抱著老和尚當年珍藏的一尊觀音,跋山涉水到山巔,將觀音落座後,他也隨著觀音的目光,凝視著山坳深處,那遠遠的人生庵。
又一春
中年僧養育被遺棄的孩童,正如同當年的師父與自己。而這小沙彌同樣又造起少年未識無名苦的罪時,片末定格在這尊菩薩的凝望。
眾生啊~~~
好深好深的電影,好有意境,而且景色真的超美的。每一幕都可以是一處靜心。超級推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