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歲月終將在額頭刻上皺紋,我們唯一能做到的是,別讓它刻在心上。」

這是陳可辛導演於2013年的作品,跟英文辦學、創業非常有緣的先生,自己找到這部電影,我跟著他看片段,感動莫名,。送小孩上學後,自己再重頭好好領略這三個年輕人的創業故事。
這是曾經我輩或仍存在今的美國夢,這是至今我們仍無法突破的Think in American English的英語學習困境。這是根據新東方集團的真實故事所改編。看著這三個不同背景的人,如何因緣際會,創建了第一支前進紐約華爾街的教育產業股,他們的掙扎,他們的夢想,他們的夢碎,還有它們如何在衝突中破解困境,再登高峰。
我喜歡故事裡的三個原型人物。
黃曉明所飾演的成東青,農村出身,前兩次高考落榜後第三次才考上大學,畢業後申請往美國深造,三次都被拒簽。後留在大學任教,卻因在外私自授課被校方發現後開除。其獨特的教學法漸漸吸引了不少學生。辦學規模擴大後與孟曉駿和王陽創辦了「新夢想」外語培訓學校,成為眾多學生口中的「留學教父」。
鄧超飾演的孟曉駿,出身精英世家。爺爺與父親都是留美歸來的學者,自幼熟背英語詞典,大學畢業後如願前往美國,先在一個實驗室擔任助教工作,後來在餐館當雜工,工作失意無奈回國後同成東青一起創辦了新夢想,擔任學校的簽證面試老師,同時也是新夢想的策略營運掌舵者。因希望新夢想學校早日上市,漸漸跟意見不同的成東青產生了矛盾。
佟大為飾演的王陽,自由浪漫派青年,熱愛文學、夢想當個詩人。大學畢業後赴美簽證成功,卻因愛上在中的美國女孩放棄出國,不過後來美國女孩選擇回國兩人分手。後來在「新夢想」學校中擔任口語與美國思維老師,同時也扮演成東青和孟曉駿兩人之間的調和者。
一路遭受挫敗的成東清,卻成為新夢想集團中,主要暢談夢想的核心,他的故事帶給很多人激勵,他的性格保守,卻因為內在對於孟曉駿的崇敬,而一路開展更具規模的創業道途。一路菁英拔萃的孟曉駿,在海外的失意,卻在成東青所創建的留學機構中,發光發亮,運籌帷幄。但是,當事業體開展到一定規模,勢必造成三人內心角力。
一路崇敬著孟曉駿非凡視野的成東青,總是靠著孟曉駿的慧眼,一路將留學機構開發到不可限量的未來。一直想討好孟曉駿,卻總是不知道要怎麼樣才能進入孟曉駿的內心。他是帶著自卑,一路嘗試與孟曉駿交心。但他不知道的是,他的口才,他的低身段,他的好學,他總是勇於第一時間站在第一線的制高點上,搶下亂世的舉義高旗,他的勇敢與勤奮,正是高傲的孟曉駿,內在對他無法說出口的折服。
孟曉駿一路所追求的,意外的竟是成東青的肯定。
但明眼看著一切的王陽,因為真正懂兩個朋友,所以總是權充擔任潤滑劑。即便是兩人即將分崩離析解體的片刻,王陽還是用他的幽默處理所有棘手的事情。甚至包括,與控告他們抄襲的美國機構律師與負責人對談,他都能夠用月餅解消緊張的情勢。
王陽,是這三人裡,我最喜歡的角色。看起來散漫,卻總是用獨樹一格的方式,如:看電影學英文,時勢解美國,深入瞭解美國思維才能說出道地的英文。他有著如同孩童般純稚的心,看待這世間的一切。他浪漫,聰明絕頂,但總是透著散慢的假象,但內在卻靈透至極。活得不費力,多好的一件事情。

電影中,經常提出的是,究竟是我們改變了世界,還是世界改變了我們。
或者,我們應該回過頭來看,我們與世界,其實一直都在變。就像現實世界的新東方集團,也面臨巨大的時代挑戰。隨著科技的演進,那些舊有的研習方法,一定必須與時俱進,否則就容易被時代淘汰。而且,當機構擴大,管理幅度過大時,弊端就必然叢生,那時的考驗也必定是嚴峻的。
創業真的不容易。最近幾個相遇的朋友都正走在這條路。我在想,標題的那句話,別讓皺紋刻上心頭,除了別讓心態顯老,更重要的,保持對於夢想的熱忱。工具與學習,會隨應著每一關而必須下載更新。試煉隨時來,但是永遠別忘了剛開始那股心中熊熊燃燒的火,是那股熱忱,可以帶領我們穿越迷霧,看到真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