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靜心:《寬恕自己與己和解的方法》
這是開給一位個案的電影靜心藥方,《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 EAT PRAY LOVE》,本來是鼓勵她去旅行,也鼓勵她從影片中擷取相應的文字,尤其是肝臟也微笑的靜心練習,電影與小說同步推薦個案。我自己很喜歡這部電影,小說更棒,完整呈現女主角在這歷程裡的轉化與領悟。
其中有一段特別摘錄出來,與大家分享如何放下,寬恕自己與己和解。
小莉其實在婚姻中一直無法找到自己,即使有伴也無法排解內在的空虛,她在年輕至長的過程中,身邊總是一直有男友,不停換男友的歷程,其實就是找尋自己的歷程。她交一個男朋友時,整個樣態就像是男友的複製品,於是時間一久,她便空虛了,因為那一切都是為了迎合男友,而不是真正的自己。
於是,一段離婚官司的糾結下,小莉遠離了自己熟悉的舒適圈,踏上了這段找尋自己的歷程。
當她從義大利找回自己對於食物的熱愛,找回對人的溫度時;她進入了印度的僻靜村。但在這裡,她完全無法靜下來,其實是迴避與自己內在對話的一切,她太害怕發現自己真正的問題。
就在參與一場印度的婚禮時,她看見了自己最深的糾葛來自於不了解自己,於是也在這段不瞭解的過程中,無心傷害了深愛她的前夫與男友,那個深深的自責,綑綁了自己。她在等待對方的原諒,但其實最需要先原諒的,是那個始終不肯跟自己好好和解,好好接納自己本身的自己。
於是在一個天台之上,小莉做了一個深度的靜心。
她回到了婚禮的現場,獨舞音樂放的是她跟先生的戀愛之歌,而不是當年先生自以為是的獨舞SOLO,她在冥想中,與先生擁抱,跟先生展開了以下的對話。
小莉:「我真的愛過你。」
先生:「我知道。但是,我仍深愛著妳。」
小莉:「那麼就繼續愛我。」
先生:「但是,我還想著妳。」
小莉:「那麼,就繼續想念我。」
小莉:「在每一次想念我的時候,請傳送光與愛給我,然後,放下。」


不管是愛與恨,悲傷妒恨或難以自拔傾心,當我們還沒決定放手前,就讓我們好好陪伴這段情緒,想像著妳是擺渡人,載渡情緒過河。
要知道,在還沒放下前,不如在每次起心動念時,就傳送愛與光給對方,這過程就像《地藏經》所示,當我們迴向功德給他人時,七分功德他人獲一,六分己獲。也就是我們給出去的,其實通通都會回到自己身上。我們一直以來超渡的都不是別人,而是在業力之河中載浮載沉的自己。
當我們掌起一盞燭火,照亮的,不僅僅是前方,也包括了眼下的黑暗,而這片黑暗才是最需要先溫熱照亮之處。當我們看清楚了,明白恐懼的是甚麼,收伏了這懼怕,就能踏出前進的一步。
在這之前,好好的陪伴自己,好好的接納自己。幫助自己穩穩的掌穩肉身在業力之河中擺盪,情緒會隨著肉身的穩定,慢慢沉澱下來,然後明白了,擺渡人是自己,乘客是自己,船是自己,河也是自己時,萬物歸一,那麼就像電影結束時,小莉說的,
Let’s cross over!
讓我們穿越一切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