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由奇蹟構成 僕らは奇跡でできている》第六集,談到一件很有共鳴的事。如同榮倉奈奈飾演的牙醫水本育實,常不自覺逼著自己去做心底壓根沒有熱情的事、說著言不由衷的話、進修或繼承家業都只為了符合社會期待,在一次與高橋一生飾演的相河一輝討論龜兔賽跑寓言故事時,相河一輝就直指她是「兔子」,只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或展現自己的能力,而跟烏龜賽跑的。水本醫生一直很不以為然。
但直到很多事情發生,相河一輝總在關鍵時刻對水本育實提出許多關鍵提問,對著總是堅持很多規矩,老說著要去參加烹飪課卻在報名後一次次缺課,上了雜誌封面人物卻又不敢讓男朋友知道,開辦了兒童牙齒衛教卻只為了開而開,不去思考孩子想要的互動模式。
在這一集裡,相河一輝直接點明了育實的狀態,「妳在自我虐待,自苦自己。」
一次又一次直指內心的叩問,終於讓水本育實去看清楚,自己到底為甚麼像是松鼠一樣,自從有人為造路,只肯窩居在一端林野,不願也不肯跨向跳躍到對向的樹林去奔跑獵食,任憑那條道路劃開松鼠的世界。
她終於明白了,自虐或自苦自己的一切,源於「沒有自信」,於是與其堅持自己想要的,不如從眾符合主流期待的,壓抑自己真實本心。她所有的行動與國外進修,都是為了要證明自己很厲害,但拿到這些認證後,卻更加深了她的沒自信,因為她還需要更多的勳章來肯定自己,她永遠在追求頂峰的自己,在別人還沒嫌棄自己前,她就先嫌棄自己的所作所為。
而這個沒有自信的根本源頭,是因為,她討厭自己。
好棒的一則日劇提醒啊!
在這個圈子,常看到很多人追求很多課程的認證,拿到一個師資不夠,還需要很多師資加身。於是自我介紹上,有著長長一串的認證。但這些認證,都還不夠遮掩他們自身對自身匱乏的信心。但其實,他們忘了,很多人來親近他或是上他的課或接受他的療癒諮商,不是因為這些認證,而是因為他就是他,與他相癒或身在他所處的世界中,就有一種安心或被同理感,而這才是個案需要的。
確認自己是在進修,還是正在蒐集身上表列的勳章,是一個自性成長的歷程。
「卸甲」或「脫帽」,往往是我們去朝見過去佛、現在佛與未來佛時很需要做的一個動作。還原一個清淨本身,進入殿堂,只有以心印心的證悟。
但願我們都能活在不自苦不自虐的清明中,清楚自己的每個意識與行動是來自本心,而非來自虛妄。清楚我們正在追求的,是不是無念的真快樂。
於是,我們可以當只看的到地面兩公分的烏龜,好好地走著自己的路,不為了跟誰證明自己的實力,認真的找自己的食物,用自己的步調,走自己的路,過好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