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之子》祈禱·共願·愛的成道
我想嘗試著用女主角陽菜所代表的晴女,也就是「巫」的概念,分享我看這部片的感想。
《說文解字》:「巫,祝也。女能事無形,以舞降神也。」巫一字若拆解來看,上頂天,下達地,連結天地,中司人與人之事。巫表示能與神通話,或慰撫神的人,轉而掌司祈禱及服務人群。
如果還沒看過這部片,請先略過以下文字,以免踩雷喔。
⛈⛈⛈⛈以下有雷 ⛈⛈⛈⛈
💫陽菜成巫之路來自一念💫
陽菜一開始守著病危的母親,心裡默默祈願著老天能放晴,讓母親臨終之際能在光照下,彷彿蒙光接引,與塵世告別。
就在那當下,她看見病房窗外的天幕垂降一縷光明,循著那道光,她走到一處廢棄大樓的屋頂,不可思議地看見鳥居,鳥居的後方是光所壟罩的聖殿。
鳥居,代表著神域的入口,用於劃分神域與人類的世俗界,是一個強大的結界。此時陽菜虔誠地雙手合十,默念著自己的祝禱,踩踏進去。
鏡頭其實特寫了鳥居旁有日本人在中元節特別以茄子與小黃瓜製作的精靈馬,精靈馬原來的用意是讓祖先可以騎乘往返兩界,但忽然放在鳥居的前面,我覺得這或許也是一個值得探討之處,電影裡並沒有說明這處蓋在屋頂的鳥居後方究竟奉拜的是甚麼神明,但陽菜卻在這裡進入了天域,看似升空卻又在無限的墜落。
陽菜在這裡,開始了成為晴女的道路,正因為她的一念祈禱,或許也牽涉到,她本身的靈命相合。
因為當她歸來後,天氣轉晴,母親在那一日天晴後與世長辭。
💫祈晴是一個共願💫
男主角帆高與陽菜的相遇是一個同理的善念起端,陽菜隱瞞年齡到麥當勞打工,看見年紀相仿(都只有15歲)卻只能鎮日窩在麥當勞尋找非法打工機會,整天只能以一杯玉米濃湯果腹,因此陽菜私下送了一個大麥克給帆高止飢,牽起彼此善緣的開端。
而帆高也在一次機緣巧遇下,解救陽菜免於墮入賣春的命運,陽菜為表感謝,施展了一次祈晴,想讓來自外島的帆高,見識晴空下的東京之美。也因此,讓帆高動起腦筋,為陽菜創建祈晴委託服務網頁,陽菜開始走上祈晴服務的道路。
就我們身心靈圈的視角而言,陽菜所收取的費用,可以說是能量交換費。
我覺得陽菜與帆高以及弟弟凪都在一連串的委託案過程中學習成長。
首先是審視委託案件與案由。
在這過程裡與大量人性相遇,每個委託祈晴的理由不盡相同,他們也從委託人以個人為出發點的小愛認識世間,如跳蚤市場、賽馬、園遊會、cosplay展演……慢慢接案中陸續擴展自己施作的格局,比方神宮外苑的煙火施放,讓期待一場花火洗禮的人們,擁有視見之美。
這群年方15的孩子,其實在社會權力與結構下相對弱勢。帆高想脫離原生家庭與小島,想在首都掙出自己的存在價值;陽菜則是得努力自立長大,避免自己與弟弟因爲社會福利安置而拆分。他們三人在合作祈晴委託下,撐架起自信與溫飽能力,甚至建立了與成人世界的聯繫。
如是的與天地溝通,並且服務人群;如是肩負著巫的使命。
我相信陽菜自己知道,天晴的範圍與時間,絕對與委託案的共願有關。所謂的共願,就是牽涉到多數人的共同願力,當這樣的心念越強大,放晴的範圍與時間一定會隨之擴展。
💫獻祭?其實只是修仙?💫
但是你可以發現,隨著接案程度越多,陽菜身體卻越來越薄透,代表甚麼?
因為陽菜是無師自通,沒有道門可以修習或師者可以帶領,我覺得,這其實是從巫者或修道者必經的道路。道家修練時可以分為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入虛、煉虛入道四階段,在第一個階段應該就是所謂色身入空,也就是陽菜越來越透明的原因。
但沒有人告訴她可以怎麼辦,人界無師,天界又無語訊解譯,加上天氣異常下連日連月無休的苦雨,她只能聽信古老的傳說,為了解救眾生之苦,身爲晴女只能自願獻祭。
某夜的她,忽然間薄透了,升天了,卻以為自己獻祭了。
但你會發現,老天並沒有要收下這個祭品,她就只孤單一人躺在雲上,陷入長睡。
而那正是意識層次的轉換與進入不同維度空間前的暫憩,與獻祭無涉啊!
💫抉擇與修煉💫
當帆高心念強大到跨界去解救陽菜回返人世,他們在空間迴旋下整理懸念與建立彼此間更深的繫絆。於是帆高要陽菜只爲自己祈願,不要肩負眾生之責。
於是他們同步回來人世,天開始降雨,雨大到淹沒了城市。如同立花奶奶所言,東京原也是ㄧ片汪洋,他們現今只是還原。
也如同ㄧ位老爺爺所述,當現代人口口聲聲說現今的異變破了記錄,但究竟是跟何時的氣象相比?上古時的氣象恐怕更詭譎多變,如同藻井上的浮雕繪,那繪製著八百年前的天、神、眾生。在歷史長河中,我們所謂的異變,長遠視之,也只是頻譜上高低的正常調節。而ㄧ切,仍有更高意識主宰,正是所謂的天意啊!
所以,即使18歲的帆高與陽菜再度相遇,如果內心背負著因自身相愛作出抉擇,而愧負世間成為雨不停國,那麼就小看了天意。
要知道,《山海經》裡記載羅列各式司掌天地的神、靈、獸,有小說家匯集整理其中與天地相關,並以十二祖巫命名,以解釋盤古開天後,因無力支撐開天闢地而薨,元神化為三清,骨血ㄧ部化為十二祖巫。
十二祖巫即帝江(司空間速度)、共工(司北方水)、后土(司大地山川)、句芒(司東方木)、強良(掌雷)、蓐收(司秋)、奢比屍(司天氣)、天吳(司水)、翕茲(掌電)、玄冥(司雨)、燭九陰(司掌時間)、祝融(司南方火)。
有這麼多與天地相關之祖巫,又豈是ㄧ個天氣之子能主掌此樣異變呢?
這部電影也適合認為自己前世是巫,因為ㄧ念之差或能力未足而至今生仍有負有愧的人看。
如果能從更高意識去看那ㄧ世所謂的「失誤」,就能明白,那是集體意識而演化出的結果,那曾經身為巫的自己,是環節中的螺絲。真正引動的,必定存在愛的領悟。
前世篇章的終結,不是用來修成更厲害的巫、或啟動還原覆滅的原力,是為感知與牽繫起人與人間互愛的連結;是為修習天人合一,敬天愛人;是為感謝每個當下的因緣起滅;是為修圓滿的念念清明。
這是身爲巫,最重要的修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