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生命,才是最值得去的地方》黃錦敦

如果你也想透過「以生命陪伴生命」的敘事途徑,在生活裡陪伴一個人,你可以嘗試在聽別人的生命故事時,讓自己的心先安靜,也把自己對生命的共鳴箱打開,和眼前這個人連上。

練習聽過故事後,不去判斷對錯,不去診斷是否正常,也不用建議該如何做才好,而是好好的感受他的故事,並在心裡問自己:

「從他的故事裡,我感受到什麼?」
「在這個故事裡,他正在訴說什麼渴望?」
「從他的故事裡,我收到的禮物(影響)是什麼?」

用對他的了解、自己收到的禮物來代替「判斷與評價式」的回應,這就是敘事治療聽生命故事後的回應方式。

透過這樣的回應,我們就能以生命對生命的方式給出見證,如此,生命相互影響就會帶著療癒的力道,滋養彼此。

讓彼此的生命能量因為故事成為一條交會的河流。

—《生命,才是最值得去的地方》黃錦敦 著

🌱🌱🌱🌱🌱

錦敦説:「當我透過聆聽別人的生命故事,而碰觸到自己內在的深刻經驗,這種共鳴感受就是所謂的生命感。」周志建老師也説:「在別人的故事裡,我們同時也看見了自己,故事不只連結了我與他人,更進一步連結了我與自己。」

這是為什麼我衷情於靜心的眾多途徑中,選擇故事靜心;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將個案療癒過程轉譯成故事。

「因為故事可以承載活生生的生命,可以更自然地產生影響人的力道。」

分類 藏書閣被這文字感動書心時刻書情世界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
search previous next tag category expand menu location phone mail time cart zoom edi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