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何要愛自己或做自己?這裡頭談的其實是自己和自己的關係,從敘事治療來看,這與一個人能否活得幸福是息息相關的。
做自己和自私完全是兩回事。做自己的意思是,一個人要認識自己,也要看重自己,才不會在主流文化或外在的要求下,就不假思索地順從,或把自己棄之於後,結果是,別人高興卻沒有了自己。
學習做自己,就是學習在思考與行事裡都能包含著自己,理解自己所看重的、所想要的。
——《一起,遇見美好的自己》黃錦敦 著
🔰🔰🔰🔰🔰🔰
這是一本親職書,錦敦老師與哈克老師的書都是我架上珍藏的愛書,這本我還沒讀完,但開章的這段話,覺得珍重且想分享給大家。
教養的過程中,我們得從自己開始示範與學習,愛自己與珍重自己,這樣孩子也才懂得為自己負責,好好珍愛自己的思與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