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能改變生命的療癒好書《擁抱你的內在家庭》+《沒有不好的你》

這是近期我最推崇的一套心理療法—IFS(Internal Family System)內在家庭系統,光是跟著書裡的引導冥想操作練習,我解開了一個從童年被我流放至今,卻始終如同隱憂般困惑著我的議題。這套風靡全球的革命性心理療法對台灣而言還非常陌生,非常感謝留佩萱博士願意主筆以華人視角介紹這套系統,深入淺出且以讀者就能自修自解內在議題的初心撰文。我個人建議讀的手順是先閱讀留佩萱的《擁抱你的內在家庭》初步了解這套系統後,再讀IFS療法創始人Richard C. Schwartz的《沒有不好的你》,裡面有詳盡而完整的體驗練習,絕對值得閱讀後,開始走進自我內在家庭。

『許多人以為「復原」是指把負面情緒趕走、忘掉傷痛,但復原並不是要「趕走」或「遺忘」情緒,而是要擴展內心,給苦痛足夠的空間。如同禪師佩瑪.邱卓所說:「療癒來自於讓情緒有空間—有空間給哀悼、給寬心、給苦難、給喜悅。」』—留佩萱.《擁抱你的內在家庭》

走在自我療癒的路上,多數的心理療法要我們學會控制、放下我們的情緒或癮症,並將之視為負向或不好的,而這套系統之所以讓人一接觸就感覺喜悅,在於它認出了這些都是我們內在智慧所形成的保護機制。像是沒自信、怕拒絕因此扛責、愛控制、易擔憂、容易半途而廢、暴飲暴食或厭食、沒動力沒生機、煙癮酒癮毒癮……這些就是為了保護內在不再經驗受創因此化身成的保護者。他們是住在我們內在的人格體,配備著偵防系統,他們需要的,是被認出、被接納,與之對談與協商,知道他們不是禍害,而是長期為了守護被流放的「內在人格」因此化身。(註解:這套系統最棒的是,讓讀者理解,其實受創的內在不只「內在小孩」這樣的個體,即使長大後,只要承受超過內在可負荷的受創經驗,被困住的自己就會被管理者藏於內在地下室進行隔離。)當這些保護者緩緩被內在智慧引渡後,流放者不再卡關於當年的事件,保護者甚至可以透由協商轉換角色,不再用那樣自困自縛的形式綑綁自己,轉換成協助「當下的自己」的支援者或啦啦隊。

「面對內心的每個部份,我們需要給予愛—同理、慈悲、傾聽與理解。當我們能好好愛內心的保衛者,他們才能開始做改變。而當我們能夠開始面對那些受創的被放逐者,療癒就能發生。而療癒是能夠整合—當我們能把那些被放逐的部分帶回家、重新融入你的內在系統中,療癒就能展開。」—留佩萱.《擁抱你的內在家庭》

「我們人生所需要的所有東西,都已經在我們的內心了,只是過去的傷痛經驗讓你的內在系統失衡,讓某些保衛者擔起重責大任,以及把某些受創孩子驅離。當我們能夠走進內心深處,找到那些被驅逐的內在孩子,幫助他們處理凍結在身上的傷痛和情緒,然後將他們重新帶回系統中,就能重新整合。療癒就是進到內心,重新做連結和整合。」留佩萱.《擁抱你的內在家庭》

IFS療法創始人Richard C. Schwartz在《沒有不好的你》一書中寫道:「以佛教的詞語來說,內在家庭系統讓人成為心靈的菩薩,用慈悲與愛來幫助每一個內在生靈(內在部分)達成開悟。或用基督教的看法,人們用內在系統在內心做到耶穌於外在世界的做法—找到內在的流放者與敵人,用愛來療癒他們,帶領他們回家,就像耶穌對待痲瘋病人、窮人與流浪者的作法。」

而我自己以《沒有不好的你》書中所附的體驗練習中,選擇一個當下身體最有反饋的開始一連串的自我對話與引導。當保衛者願意信任我的內在智慧,進入另一個房間暫休,而當我靠近一直以來被我困在內在密室的那個孩子,她只有七歲,經過好多次練習裡,慢慢取得親近與信任,我才終於知道,那一年,她經歷了非常可怕的事情。從七歲到四十七歲,那樣深層的恐懼就這樣被我藏了四十年,得知真相的那一晚,我抱著七歲的自己哭了好久好久。然後,我深深的感謝內在的管理員,她用自己獨創的方式守護我,但又留著一條身體反饋的線索給我,好讓來日長大成熟的我,有機會回返內在解救七歲當下的自己。

《沒有不好的你》,這是一個多麼有圓融智慧的書名,我們所有的創傷所產生的靈魂碎片,其實都是一方拼圖,等待我們將她拾遺回去,重新連結與完整自己。

如果今年你只有兩本書的預算,相信我,這兩本絕對值得你購入,反覆讀閱,反覆練習。

分類 藏書閣跨境隨筆書心時刻書情世界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
search previous next tag category expand menu location phone mail time cart zoom edit close